师德师风教育心得

时间:2025-11-07 10:25:15
师德师风教育心得

师德师风教育心得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德师风教育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德师风教育心得1

刚踏上工作岗位,教师在我心中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可是,现在却要我们对师德进行讨论。我个人觉得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与小朋友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问题是我对他们关心太少了,作为一个英语专职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的确有些困难,因为我要面对的是五个班级的学生,精力较为分散。而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

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因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帮助。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

教师师德的自觉性,是行风的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成为一个良好口碑的教师,重温天底下最灿烂的工作。

师德师风教育心得2

又到了12月份,我们教育系统一年一度的“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也如期而至。学校的学习、讨论、整改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师德”这一教师之间永恒的话题又给寒冬的校园增加了几分温暖。

上周六教研时间,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的视频。霍懋征、邹有云、黄静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再度映入眼眶,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再度在脑海中盘旋,心灵再次被高尚的师德荡涤,再次被伟大的人格震撼。

认识霍懋征老师,是从她平实、生动的语文课堂上开始的.。一篇篇人物报道,一首首爱的赞歌;一堂堂动人的语文课,一缕缕温暖的阳光。霍懋征老师,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用一个老人特有的从容淡定、智慧豁达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共和国的教育人。而今天,再次聆听她的报告,我竟然还是热泪盈眶。霍老师用“光荣、艰巨、幸福”这六个字诠释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我敬佩她文道统一的观念,教语文就是教学生做人。她放弃了深爱的数学学科,从事语文教学,就是她对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的理念的重要体现。最有趣的是她谈自己教低年级学生识字,“聪明”二字,“聪”字理解为人体四件宝,通过猜谜语让学生知道耳朵、眼睛、嘴巴和大脑,然后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聪”字,而且说“一时动脑可不行,要日日动脑,月月动脑,这就聪明了”。反思自己,也在教小学语文,也要教学生识字。但自己从来没有如此费心地设计引导,更不用说将这样的做法常规化。真的很惭愧。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我想,就是像霍老师这样,去掉浮躁和作秀,把日常的每一节课都当成新的课题去钻研,去探索如何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又学得兴高采烈。不为了当名师而当名师,只为了诗意的交流,只为了智慧的传播,这真的是一种只有大师才有的境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霍老师的话掷地有声。只要我们教师做到爱心、耐心、细心,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认真设计好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不急功近利,只求润物无声。日久天长,教育的目的一定会水到渠成。

师德师风教育心得3

新学年伊始,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强化教师作风,打造教师灵魂,努力做满意的教师,今年被指定为师德建设年。德育第一,教师只有树立自己的形象,才能以诚、诚、诚教育学生。

通过现阶段的学习,对《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有了一些具体的认识,让我明白了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约束和规范了我的日常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的人民教师。

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学校开展了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活动,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它让我意识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意识到我生命的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我更加意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思想活跃,思维幼稚,工作积极,吵闹,烦闷,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无知。事后看来,我不应该这样做。其实学生是一个活的有机体,有自己的感受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都爱,调皮的学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作为老师,你要有一副放大镜,去发现和挖掘其中的闪光点。为了促进学生从点到面的进步,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冷静下来教育每一个学生,学会以优秀的教师素质激励自己。比起优秀的'老师,我现在的思想水平应该是不断提高的。在教学中,首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改变旧的教学尊严的观念,让我们的教育深受学生的喜爱,得到家长的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老师。

通过对学校师德的研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做一个让人 ……此处隐藏15635个字……,提高老师的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增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努力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老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务实的作风,全新的精神,像季思纽老师一样努力,不求回报,以我的敬业精神为荣。宽容别人,多善待别人,善待自己。老实,老实,老实。季思纽老师的事迹感人肺腑,令人振奋,鼓舞人心。永远激励每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大爱写出一首壮丽的诗篇。一定要静下心来教书育人。用你的行动,无悔的展现你的人生。用自己的双臂撑起教育的蓝天。

师德师风教育心得14

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育人的工作尤其需要爱心。教师之爱综合了事业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国家民族之爱,美好的人生是由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

近20年工作历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消沉和不振。说句心里话,刚参加工作时,是抱着一颗对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之心走上三尺讲台,但由于现实的残酷,使我这一颗幼稚的心不适合当今社会潮流,转入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做了又是为什么。经过一次次的各类学习和师德培训,在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渐渐明白了在职校工作同样是奉献,明白了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深深体会到:

教师的爱体现在付出。一名教师爱的奉献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并体现在日常与孩子们的交流之中的。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由此可见,爱是需要大量付出的,没有付出爱就没有载体,就会成为有名无实的空谈。教师最大的幸福和人生价值的体现就是培养出比自已更能干的学生,只有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才能无愧于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这当然也是教师爱的付出的最好回报。

有爱心有知识的教师才是好教师。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在教育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才是好教师。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对学生的爱是尊重学生。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教师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师德师风教育心得15

近日,我观看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摄制的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专辑-《师表风范》,心中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平静。像孙晓兰、孙维刚,蔡改、王宪军、包全杰、王思明、胡安梅等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伟大的人文关怀、无私的爱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高尚的师德风范是任何溢美之词都无法形容的。

在片中,偏僻山村简陋的学习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像湖南省永顺县两岔乡的湘西土家族老师孙晓兰,在没有电灯、电视,更不要说电话的环境中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扎根山区,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一代新人。为了彻底改变土家人的贫穷和愚昧,用无私的爱关怀每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辍学,为了动员流失生返校,上班第一月就翻山越岭,一周内请回18名学生,垫交9人书本费,花光不足两百元的所有工资。多年来共为一千余名学生担保或垫交书本费两万余元,个人还为此欠债四千余元,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春兰称她比妈妈还亲,安来的祖父为她下跪、联合国授予她扶贫奖章、国家、省、市给她诸多荣誉了。孙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虽然教师生活清苦,但是精神富有,因为拥有师生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走得出去”的诺言。是啊,在“有女莫嫁两岔口,红薯一年吃到头,要想吃顿白米饭,要等过年和中秋”的地方,若非有孙老师无尽的爱为土家孩子们打开知识的大门,他们只能重复父辈的悲剧,让贫穷和愚昧像绳索一样缠在身上,永远不得解脱。孙老师爱岗敬业,尽心竭力、对孩子无尽的人文关爱,表现出了师德的`熠熠光辉。

己立立人的北京二十二中孙维刚老师,身患膀胱癌还担任初一和高三两个班的数学课及班主任,其工作上的压力和生理上的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孙维刚老师所带的班都是市重点、区重点中学招收剩下的学生,他能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培养出闫君这样的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学生,能够将六年前被重点中学淘汰的蔡彬彬培养成北京市唯一入选首届数学奥赛集训队的人才……这一切绝非偶然,一方面与他精湛的教学技艺分不开,另一个方面也是他以身作则,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进行远大理想教育的结果。孙维刚老师在学生身上的钱不止一万两万,真诚的心、无私的爱正体现了“德为师之本,师者须德高”的崇高师德风范。

再如: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村王思明老师,放弃很多能够走出深山、挣大钱、出名的机会,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扎根山区教育事业。他为了父亲留下的“无论如何不能误了孩子”的遗言,为了改变黄土高原几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穷面貌,用自己热情和道德责任感和学生一起勤工俭学,不但改变了学校的校园环境,而且也教会了学生一技之长,在劳动中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王老师经常告诫自己:要教会孩子们学习方法,将来他们会学会老师不会的知识。

湖北山区的胡安梅老师,她在父亲病逝后,继承了父亲的遗愿,义无反顾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风的土房里,没有条件改善生活。她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极少的工资捐献出来,为学生交学费、买书本。长期以来,她有无数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但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们辍学,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梁,每一个角落,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们上学,用一片赤诚之心换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的浇灌着下一代。

扎根山区的孙晓兰,己立立人的孙维刚、永远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的蔡改,做教师就做最好的教师的王宪军、全国优秀师德标兵、辽宁丹东凤城东方小学校长包全杰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高尚品德和顽强意志,无私奉献,充满爱心,把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用爱心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的精神,永远闪耀着师德的绚丽光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小学教师的服务对象正是成长中有很强可塑性的青少年,教师良好的师德必然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身教重于言教,在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师德修养的今天,他们不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更是所有教师学习的楷模,行为的指南。

《师德师风教育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